路過看到某部落格上的文章中提到了「御城棋就是天覽棋」的說明,稍微有點吃驚,所以去查了一下危機。這才發覺原來這個錯誤就是從危機中文版來的,再度大吃一驚,忍不住想要訂正一下。
其
實天覽棋是天覽棋,御城棋是御城棋,兩者有可能同時發生(實際上似乎沒有),但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天覽棋」顧名思義是天在看(覽)的棋。這個「天」
在日本也是指「天子」,也就是日本天皇。雖然日本自從鎌倉幕府以來,實質統治權是掌握在「武家(=軍閥)」的征夷大將軍(幕府將軍)手上,但萬世一系的虛
位元首天皇仍是一塊不可動搖的精神象徵招牌,再怎麼霸道跋扈的幕府將軍也不敢亂把「天」來用(好吧,嚴格來說是偶而會被偷用,例如大阪城在德川時代是直屬
於幕府的,就被稱為「天領」)。這個道理,一般的外國人並不明白,於是往往稱幕府將軍為日本國王,讓不少將軍頗為尷尬(例如,足利義滿被明朝皇帝封為日本
國王,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給朝鮮的書信上被底下的人偷改成「日本國王源秀忠」等等,都造成不小的風波)。換句話說,「天」就是天皇,不是將軍。天覽棋就是給
天皇觀看的棋局,並不是給幕府將軍(簡稱「將軍」)看的棋。而且日本天皇在中世紀以後到明治維新為止的這段時期中,並不會全日本到處趴趴走,而是關在自家
皇宮中足不出戶的,最多也只是在京都市內移動而已,所以天覽棋基本上是在皇宮中下的。除了天覽棋以外,當然也有天覽比賽(試合),也是天皇親臨現場的比
賽。說到這裡,閒聊一下棒球裡也曾經出現過幾次天覽試合。其中最有名的是1959年昭和天皇移駕後樂園球場觀看巨人阪神之戰,也是日本職棒史上非常經典而
值得紀念的一場球賽。因為這場比賽除了天皇蒞臨現場以外,比賽也非常精采。長島茂雄和王貞治都打出了全壘打(第一次ON砲聯手出擊),長島茂雄最後還在天
皇預定回宮的時間前打出了再見全壘打,免去了天皇看不完比賽的危險。
那
御城碁呢?則是在「御城」下的棋。這裡所謂的「御城」,就是幕府將軍的居城,或說是他的武裝公館。其實「御城」裏面的「御」是日語中的敬語修飾,只是表達
尊敬的禮貌,並無任何意義,重點還是在「城」上。由於將軍很偉大,他住的城當然就要加上個御字才夠尊敬,有點類似英語中大寫的專有名詞一樣。順便囉嗦一
下,雖然「碁」與「棋」在日文中也是互通的,但發音上並不相同,用法上也有些微妙的不同。前者在日語中就是專指圍棋,後者主要是泛指所有棋類,也因此「御
城棋」的寫法不能說不對,但最好是寫「御城碁」,才好和御城將棋有區分。
既
然御城碁是要在將軍的公館裡下,當然就是下給將軍看的。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天覽棋與御城碁的差異了。第一個差異是觀眾不一樣,前者是天皇,後者是將軍。第二
個差異是對局場所,前者是在皇宮(御所),後者是將軍居城(德川家)。說到將軍的居城,其實德川家的居城除了主場的江戶城(東京)以外,還有上述的「天
領」大阪城、與將軍在京都的「別墅」二條城。由於將軍除了平常自己坐鎮在江戶城、偶而去京都拜見天皇時住在二條城以外(事實上自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後,德川
將軍們就再也不上京了。二條城在唱了兩百多年的空城計後,才有第十四代將軍德川家茂再度入住),沒事也不會跑去大阪城(也是德川家茂為了討伐毛利,才住進
大阪城)。也因此,御城碁只在二條城與江戶城舉行過。事實上,除了初期以外,幾乎所有的御城碁都是在江戶下的。
在
德川幕府初期,由於政權尚未穩定(位在大阪的德川家「前老闆」豐臣家仍然存在),德川家康、秀忠、家光祖孫三代還會去京都出差辦公,原本據點主要在京都的
棋士們也就近在京都下給他們看,偶而也會進宮去下給天皇看。因此德川初期的棋士們,例如算砂,還有機會下到天覽棋。但隨著政治情勢的轉變,政治嗅覺靈敏的
算砂也開始識相地每年帶著京都的棋士去江戶或駿府下給家康或秀忠看了(算是御城碁的原型)。到了三代將軍家光時代,棋士們的大本營也全都搬去江戶,之後的
棋士就沒有下天覽棋的機會了。初期這些將軍與天皇可能同時在場的棋局,由於不是在「御城」下的,所以也不能稱為御城碁。
另
外,御城碁之所以會這麼尊貴榮耀,也是因為是在江戶城舉行的關係。在德川幕府的封建時代,別說是一般小民,就算是官,官位不夠大,也沒有資格進江戶城(相
對來說,不准進城就是一種處罰。末代將軍德川慶喜還沒當上將軍前,就因為和當權的大老政見不和,而被判了禁止進城的處罰)。菁英棋士們不但有機會可以進
城,甚至還有機會當面見到將軍(拜見將軍算是更高的榮耀),真是莫大的光榮呢。
一
般認為第一局的御城碁是1626年在二條城舉行的中村道碩與安井算哲(一世)之戰,而這局棋就是在德川秀忠面前下的。此時政局已經相對穩定(豐臣家已經滅
亡超過十年),所以秀忠、家光父子通常就住在江戶城裡。當時,秀忠怕兒子不爭氣,扛不起將軍的重責大任,所以學了自己的老爹家康,把將軍的寶座讓給了兒子
家光,自己退位當起「大御所」,在背後監護兒子「在職學習」。不料,自稱是「天生的將軍」的家光新官上任三把火,想要展示將軍的權威,竟然希望天皇巡幸到
江戶來,當時的後水尾天皇自然不肯,搞得老爹秀忠也是臉上三條線。不過老爹秀忠(和底下的老臣)畢竟薑是老的辣,想出了請天皇去二條城巡幸的折衷之道。這
樣天皇的腳步沒有踏離京都,卻也算是到將軍家玩過一趟了,大家都有面子。可是就為了此事,秀忠必須將已經病重的夫人於江擺在一邊,跟著兒子家光一起去二條
城出差,以免兒子到了京都又惹出麻煩來。也因此,這個史上第一局御城碁,才會在二條城舉行。下此局時,新舊將軍、後水尾天皇三人都在二條城中,理論上這局
棋可能既是「御城碁」也是「天覽棋」,但紀錄上並沒有看到家光與天皇到場的文字,顯然是只有秀忠在場。另外,這局棋是於江在江戶城病逝兩天後舉行的。當時
沒有新幹線,交通不方便,於江病逝的消息可能還未傳到二條城,否則秀忠應該是沒心情看棋才對。
最
後也順便訂正一下中文危機裡面,關於「御好(碁)」的解釋。中文危機上說:「除了御城碁外,通常賽後都會安排御好碁,是一種『餘興碁』,由將軍或是其他大
官自行指定,不過後來將軍與大官也大多不管此事,多由棋界元老安排,許多棋士想與勁敵對局,都會暗地裡疏通元老以達到對局的目的」。這樣的說法也有點問
題,可能也是以訛傳訛引起的。其實這些敘述都想太多了。原本「御好」的「御」也是無意義的敬語,而「好」就是喜歡、喜好或好吃、好看的意思(題外話,因此
中文裡將「お好み焼き」翻成「好吃燒」是非常正確的)。所以「御好」就是要讓將軍親眼看得開心的對局而已。正確來說,秀忠以後的將軍,並不見得像家康或秀
忠那樣的愛棋如癡。所以御城碁大多是在「老中(幕府官員,相當於政務委員之類的官職)」代打的情況下進行的,將軍並不會在現場。但偶而將軍會心血來潮想去
看一看,則會通知屬下他想看哪一局,則那一局棋就會被稱為「御好」,並不是另外舉行的餘興比賽。或者換個角度來看,由於能下御城碁非常光榮,棋士們也看得
非常重要而認真去下,往往超過預定的時間沒辦法在城裡下完,只好移去輪值的「奉行(一種幕府的官名,類似教育局長、警察局長這種局長級的行政官員)」家中
繼續下。如大家所知,這個現象到了道策的時代,則改良成「下打(下打ち)」的方式來進行。就是乾脆先在奉行家中下完,到了比賽當天,只是去江戶城中覆盤,
表演給將軍或代打的老中看。既然時間都已經不夠用而要「下打」了,又怎麼可能會有多餘的賽後時間來下「御好」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