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9年8月16日 星期日

吳清源棋談(11)

 


研究


 


[吳先生平常在家裡,通常在做些什麼?],我想問一問這樣的問題。


[關於此事,似乎一般大眾也很感興趣,偶而也會有各種流言傳出來呢。]


吳先生也算是英雄一類的人物了,所以這就是成名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不過,我想吳先生的私生活倒是很難成為謠言或爆料的話題。而我問這個問題,也不是想要挖掘他的私生活。


我又問了[一天花多少時間研究棋藝?而是用怎樣的方法研究...?]這樣的問題,吳先生的回答就很老實,或甚至有點平凡。就是每天大概研究六到七小時左右,並沒有比一般流傳的說法來的更久。不過也不是像練習樂器般一定要練到固定的時間,而是照著心情來決定研究多久的樣子。


[基本上會先瞄過一次登在報紙上的棋譜,如果有什麼奇怪的著手或是有趣的下法,就會研究看看。對職業棋士來說,隨時研究新定石與新戰法是非常重要的,不這樣作的話就會落後了。但對我來說,研究最多的還是自己下過的棋,進行對自己的反省。就好像最近吧,和坂田(八段)先生下的六番棋---其中一局結束後,就會思考此局進行這樣的作戰怎麼樣?這裡這樣下是不是失敗了?這裡如果這樣下是不是比較好?我的研究主體大概就是這樣的東西。]


古譜中當然也有很多精采的內容,不過其戰法已經和現代有所不同,所以~~


[有些部分已經不適合拿到實戰來下了。不過,只要是名局,不論何時擺來看,都會覺得很開心。]


[在日本的古譜中,最喜歡誰的棋? 或者說受到誰的影響最深?]


[嗯,我想持黑時是秀策,持白是秀榮對我有不少的影響。拿黑棋時,秀策的下法還是最確實吧?而在白棋的下法中應該還是晚年的秀榮名人...]


這樣的答案即使是對業餘的我們來說, 也不是太意外的答案。


秀策十歲進入本因坊門下,十一歲升上初段。據說當時的丈和名人看了秀策的棋後,高興的說:[這是本門一百五十年來的棋呀。] 並且他也是從嘉永二年(1849年)開始的十三年間,下了十九局御城碁全部都獲勝的天才。但卻在進入明治時代的六年前,年僅三十四歲就去世。吳先生在少年時,就常被人比喻為是[秀策再世]。 至於秀榮則是在明治四十年(1907年)以五十六歲的壯年去世的,是我們所熟悉的本因坊秀哉名人之前的名人。


此外,吳先生幼年還在中國時,就開始看著[圍碁新報]學習。當然,這是吳先生父親的藏書。[圍碁新報]是以秀甫為中心的方圓社棋譜集,在明治十二年(1879年, 原文誤作為昭和十二年)的第一集中,載有秀甫七段(當時)讓秀榮五段(當時)先,結果五目勝的棋譜。而且吳先生也常提到[圍碁新報]中的棋士,如水谷縫治(六段,明治十七年---1884年去世)、小林鐵次郎(六段,明治二十六年---1893年去世)、高橋杵太郎(六段,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去世)等,而我也循例會問問吳先生這些棋士和現在的棋士比起來如何的問題。


[要回答誰強誰弱,我想可能很困難。不過,說到定石與佈局的話,當然現在是進步多了。但是要拿過去與現在相比,有很多不同的條件....]。


吳清源棋談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