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2日 星期四

吳清源-江崎誠致(071)



再來,則是昭和時代。綜觀全圍棋史來看,此時代可稱為圍棋得第三隆盛期。雖說不同的時代無法一起比比較,但此時期不論質量都遠比前兩期有爆發性的成長,是毫無疑問的。換句話說這是棋史上最興盛的黃金時期,而探究其原動力,可說是站在與過去相比斷然成為最盛時期頂點的吳清源,你就能理解他在圍棋史上佔據了怎樣的地位了。

將吳清源的談話寫成文章、並且集結成「吳清源棋談」一書的川端康成,在書中記錄了吳清源的一句話:「與其說圍棋是競爭或是勝負,不如說是調和更為恰當」。

既然圍棋是講究調和,無理的下法就不會發生好效果。一顆一顆的棋石,並非是互相吃來吃去而死掉的東西;之所以會出現互相吃來吃去而死掉的狀況,就是因為有了無理的下法而產生的現象。如果黑白雙方都保持著調和走下去,就會是先下的一方優勢,只要途中不貪心、不下不合理的手段,最後一定會是黑棋贏個幾目。也是這樣,圍棋的本質與其說是戰鬥,更應該說成是一種自然現象;然而期待完美卻做不到的人類,總是會在甚麼地方打亂調和,讓形勢發生動盪。也因此,就變成未必是黑棋會贏個幾目,也才讓這樣的結果被冠上勝負之名。

簡單綜合起來,「一顆一顆的棋子互相自然銜接,最後就能完成一局棋局」就是吳清源對圍棋的看法。這種思想讓圍棋帶有強烈的哲學概念,換言之,圍棋就是和對手一起創作學問性、藝術性的作品。

「圍棋就是調和」這句吳清源的話,我是在昭和三十年(1955年)左右,讀到「吳清源棋談」這本書才知道的,其實也是相當以前的事了。除了覺得原來如此般的佩服外,也一再於圍棋相關的隨筆中介紹吳清源的圍棋思想。

老實說,「圍棋就是調和」這句吳清源的話,恐怕也很難說我自己能夠正確的理解。「過去被當作是勝負之爭的圍棋本質、其實應該是調和」這種吳清源用完全不同角度看到的解釋、而且讓人簡單接受這種合理解釋圍棋本質的話,也很讓人佩服其思考之靈活彈性。

雖然不覺得我有誤會他的解釋,然而太過喜歡他對調和的解說,也讓我錯失了其解釋中最根本的重要之處。現在想起來,最厲害的還是他以下的發言:

與其說圍棋是競爭或是勝負,不如說是調和更為恰當」。

「與其說圍棋是爭勝負、不如說是自然現象」。

吳清源雖然是說的很若無其事,但在他之前還有誰曾經提倡過這樣的說法?稍微想一下就知道,根本就沒有人這樣說過。在打譜研究時,調和這樣的名詞,的確常常被當作是與大局觀相關的用語來使用。然而吳清源所說的調和,卻和對戰上的大局觀相異,而是說到了圍棋這種遊戲所具有的本質。

換句話說,他的發言不僅是把圍棋世界的本質解剖給世人看,還把以往對圍棋的概念從根本翻轉過來。用另外一種方式說,就是他把以前誰都沒注意到的棋理,用非常簡明易懂的話說明出來。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