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光榮的法國禁衛軍樂團(7)


1870年普法戰爭開始後,到了隔年法國又因為革命而使帝政告終,進入了第三共和時代。而根據1871年6月2日官報公告,巴黎禁衛軍因為增加名額的關係,變成了兩個軍團(Legion)構成的共和國禁衛軍。而禁衛軍樂隊則是隸屬於其下的第一軍團。不過在這之後,第二軍團也組織了自己的軍樂隊,並且在當年的11月14日任命了前帝國禁衛隊第二選拔步兵連軍樂隊隊長、當時擔任步兵98連軍樂隊隊長的阿道夫.瓦倫泰.賽列尼克(Adolphe Valentin Sellenick)來當第二軍團的軍樂隊隊長。

此外由於法國皇帝退位的關係,帝國禁衛隊的各部隊也重新編入了共和制的正規軍中,造成原本的禁衛騎兵軍樂隊也跟著解散。這支樂隊的優秀成員想必是由賽列尼克的軍樂隊吸收了才對。

至於波留士的軍樂隊在普法戰戰中一面參加愛國示威活動、一面主辦慈善音樂會,毫無休息的時間,但仍被派遣去參加1871年舉行的倫敦博覽會,並且舉行該樂團首次的英國巡迴演出。這也是團員們第一次的海外巡迴,在旅途疲勞與暈船、到達後的歡迎攻勢下,有不少團員因此搞壞了身體狀況,但他們的演奏會卻仍讓贏得了狂熱的掌聲而以大成功收場。

接著到了隔年,他們又為了參加於波士頓舉行的世界和平紀念慶典大演奏會而於5~7月前去美國巡迴演出。這次的巡迴演出也在各地獲得成功的掌聲,讓禁衛軍樂團的名聲也渡海到了大西洋彼岸擴大起來。

根據1874年10月4日的官報,禁衛軍的兩個軍團合併成單一軍團,而軍樂隊的部分也吸收了原本第二軍團軍樂隊的一部份優秀團員加入成為單一樂團。其結果使得共和國禁衛軍樂隊不論質、量上都有充實的成長。此外波留士在1873年11月6日年滿60歲,而於隔年2月12日退休,因此同月的26日正式任命前第二軍團軍樂隊的樂長賽列尼克擔任新的樂長。

到了賽列尼克時代,禁衛軍樂隊的編制仍然是53名,但如前所述在1860年已經廢止見習樂手制度,因此過去見習樂手的名額,就由招考徵兵適齡期的音樂學校管樂科學生等年輕音樂家來填補,通過考試的就以禁衛兵的身分進入禁衛軍樂隊中,並且認可他們作為輔助樂手(Musicien auxiliaire)加入該樂隊合奏。當正式樂手出缺時,賽列尼克也會將這些輔助樂手中挑選比較優秀的升為正式樂手。此外,由於規定上允許隊員可以兼任民間的音樂職務(樂團或教職),所以樂手招考比賽中,就會有很多優秀的音樂家來報名參加,也讓隊員的水準顯著提升起來。而賽列尼克本身也替禁衛軍樂隊改編、創作許多管樂曲,讓禁衛軍樂團的曲目豐富起來。伴隨著演奏技術的提升,使得他們的音樂會水準更上層樓,也因此他們每次在巴黎市各公園舉行音樂會時,都有爆滿的觀眾前來欣賞。

後來,他們又在1877年於里昂舉行的國際軍樂隊比賽中又獲得了榮譽獎、於1879年7月倫敦巡迴演出也獲得了大成功,讓禁衛軍樂隊的名聲益加高漲。而在1856年成為預備樂長來輔佐樂長、並從1868年起兼任巴黎音樂院管樂科教授的莫希(Jacques Hippolyte Maury)在1881年10月14日病逝,其後任則由步兵128連軍樂隊預備樂長的帕培(Lezin Jean Francois Papaix)於同年10月20日接替。而賽列尼克中尉也在1884年10月28日年滿60歲,並且於11月20日正式退伍,因此再度透過比賽重新選出了凡爾賽工兵第一連隊軍樂隊隊長的古斯塔夫.魏提治(Gustave Wettge)擔任新一任的禁衛軍樂隊的樂長,並且於11月24日到任。

到了魏提治時代,前任賽列尼克所進行的各項改善對策逐漸開花結果,而且編制上又加上了兩位低音管演奏家,使得該樂隊更加具有交響管樂團的色彩,到了1886年甚至已經擁有75位成員了(參照後述之「VI歷代團員與名家」中1886年的團員名單)
。而他們的演出活動也愈加活潑,經常去法國各地巡迴演出。到了1891年時,他們除了去倫敦外,也去了比利時各地巡迴。魏提治中尉是在1892年12月18日準備退伍,並在隔年的1月17日正式離任,接任他的則是在比賽中勝出的土倫海軍軍樂隊樂長菲利浦.查理.加布里爾.帕雷(Philippe Charles Gabriel Parés),並且於2月24日正式被任命為禁衛軍樂隊的樂長。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