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日 星期六

B社創立190年紀念室內樂音樂會報導


譯自:
The Clarinet雜誌Vol.56/2015年秋季號

Buffet Crampon公司創立190週年紀念 
米歇爾.阿希農(Michel Arrignon)與弗洛宏‧艾歐(Florent Heau)室內樂之夜

2015年7月16日 東京白壽音樂廳

演出:
米歇爾.阿希農(單簧管.巴賽管)
弗洛宏.艾歐(單簧管)
佐野隆哉(鋼琴)

曲目:
Max Bruch: 8 Pieces for Clarinet, Viola and Piano, Op.83 No.1,2
Francois Devienne: Clarinet Sonata No.1 in C Major
Franz Schubert: Der Hirt auf dem Felsen, D.965
~中場休息~
Max Bruch: 8 Pieces for Clarinet, Viola and Piano, Op.83 No.3,5
Ernest Chausson: Andante et Allegro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Trio for Piano, Clarinet and Viola, KV 498, "Kegelstatt-Trio"
安可:
Robert Schumann: Fairy Tales, for Clarinet, Viola, and Piano, Op.132, No.3

===

2015年是單簧管發展歷史上站著非常重要地位的巴菲(Buffet Crampon)公司自1825年創業以來,第190週年的紀念年份。為了紀念這個創業190週年,對於近年巴菲公司發展有很大貢獻的兩位單簧管演奏家米歇爾.阿希農與弗洛宏.艾歐先生在7月16日在東京白壽音樂廳聯手開了一場二重奏音樂會。以下就這場音樂會的介紹。

===

也許沒有再多做說明的必要,但這裡還是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兩位音樂家的來歷。阿希農先生不僅是法國的代表性單簧管演奏家,也是協同開發巴菲公司「托斯卡(Tosca)」型單簧管並且擔任該公司的專屬測試音樂家。至於艾歐先生則是從少年時期就追隨阿希農先生學習了單簧管長達十五年的時間,除了繼承阿希農先生以來的法國音樂傳統以外,自己也組成了一個以單簧管重奏為中心的音樂劇團「雷寶貝」在世界各地巡演,可以說是部拘泥於現有表現方式的多才多藝演奏家。

音樂會是在布魯赫的八首小品-作品83號的第一首、第二首中揭開序幕。這首曲子原本是為了單簧管、中提琴與鋼琴寫的曲子,但在這場演出中,阿希農先生以巴賽管(Basset horn)來演奏原本的中提琴聲部。和單簧管相比,巴賽管是略帶陰暗深沉的音色,且具有更低的音域,其實和中提琴有很多相同的特質。在音樂會隔天的採訪中,阿希農先生說:「自從在史托克豪森先生的歌劇首演中擔任巴賽管聲部演奏以來,我就對於在演奏會中演奏巴賽管深感興趣。而具有相同音域的中提琴與巴賽管,我認為應該也有相同的表現力與可能性,因此就想嘗試看看以巴賽管來演奏中提琴樂曲的可能性」。而當天他那具有強烈說服力的音樂表現,讓原本應該是替中提琴寫的旋律聽起來就讓人有樂曲是一開始就是想像使用巴賽管來寫作的錯覺。阿希農先生的巴賽管與艾歐先生的單簧管偶爾會提示性質完全不同的旋律,偶爾又會互相配合吟唱相同的歌調。也正是因為這對師徒長年甘苦與共,才能演出這麼精彩的合奏呢。

接著阿希農先生則是使用C調單簧管演奏了德維安(Francois Devienne)的第一號單簧管奏鳴曲。阿希農先生的C調單簧管演奏,非常活潑生動,而就好像是要變聲前的少年般栩栩如生的清澈音色,則是讓整個音樂廳充滿了迴響。

結束上半場的則是舒伯特的「岩石上的牧羊人」。這首曲子原本是寫給女高音、單簧管與鋼琴的樂曲,這場音樂會則是將女高音的部分改給降B調單簧管演出,而變成了單簧管二重奏的形式來演出。

中場休息之後,音樂會又以布魯赫的八首小品中的第三首、第五首重新開始。其中第三曲中阿希農用巴賽管演奏出嚴肅又有戲劇張力的宣敘調樂段,讓人充分感受到一般來說稍嫌保守沉穩的巴賽管表現力有全新的可能發展。而艾歐先生演奏出悠長且表情豐富的旋律,其甜美的音色與鮮明的對比也值得大書特書一筆。

接下來則是艾歐先生所演奏蕭頌(Ernest Chausson)作曲的「行板與快板」。艾歐先生那幾乎不知從何開始的極弱奏與充實的最強奏,展現出色彩洋溢的音樂性而深深抓住觀眾的心。後來他在隔天的專訪中對於要如何學習變化多端的表現力是這麼說的:「就算是吹同樣的音量,也必須視場合來調整音質。這必須多用耳聽,而且充分利用想像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音樂會的最後,則是演出最喜愛巴賽管的作曲家莫札特所寫的「九柱球三重奏(Kegelstatt-Trio)」。這首曲子也是由阿希農先生改用巴賽管來演奏原本的中提琴聲部。這首樂曲的曲名「九柱球」指的是很類似現在的保齡球的一種球類活動。據說莫札特就是在打九柱球中一時興起而做了這首曲子,故而得名。這首對技巧與音樂性都多有要求的樂曲,在包含鋼琴家佐野隆哉先生在內的三人開心合作下,也帶給觀眾深刻的印象。

至於安可曲則是演奏了舒曼的童話故事三重奏,作品132號的第三首。這首曲子就很符合音樂要結束的惋惜感,展現出舒曼特有的詩情洋溢旋律性。

當然,音樂會結束後大廳也充滿著索取兩位大師簽名的人潮而非常熱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