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2日 星期日

3D印表機普及的五個條件(下)

3D印表機想要普及的五個條件


以製造業中「過去的試作(Protyping)」之角度來看,最少要做到材料的可選擇性增多、表面精細程度更加漂亮、提升造型物的品質,才能更加確立其地位吧。


想要超越現狀而使3D印表機能夠更加普及的話,還需要怎要的條件呢?這可以從以下的五個觀點來思考:


1. 3D資料必須夠加普及


首 先就是這個「3D資料必須夠加普及」條件。如果沒有3D資料的話,3D印表機不過就是個普通的箱子而已。雖然對於本來就和設計製造業相關、會使用CAD的 人來說,這不是啥問題…。好比說,雖然想要買到廉價的「RepRap」系列3D印表機並不是甚麼問題,但我卻也常常聽到有人在訴說自己不會做出3D資料 (換句話說,等於是不會用3D印表機)的煩惱。或者也會有人問:「該怎麼取得3D資料?」的問題。


幾年前,我曾參與過某業界雜誌的3D印表機的特別專題報導。當時,我就提出了「想要更加普及3D印表機的話,需要甚麼樣的條件?」的問題給各家3D印表機的廠商。他們給的共通的答案就有「要將3D資料更加推廣到一般世界上」。


然而,「3D資料的普及」其實並不是今天Makers相關報導中被注意到的一點,卻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一條。特別是對於使用個人用3D印表機這個層面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而且一旦為了達成這個條件,就會冒出需要CAD或CG等軟體、還有讓人目光會轉向如何使用這些軟體的技巧之必要性了。


對於CG類型的軟體來說,是有很多個人就買得起的便宜版本,例如「Metasequoia(簡稱梅塔賽可)」,在離家附近的書店就買得到。(譯註:這當然是指日本的書店而言)


另一方面,對於CAD類的軟體來說,現狀上來說可是還有很多課題需要去克服。特別對於想要從事像Makers一樣活動(譯註:就是想要開個人工作室啦)的人來說,因為「靠尺寸無法明確定義形狀」而很難製造,所以還是必須要CAD軟體。


對 純粹當興趣的人也好,對目標成為專業Makers的人來說也罷,光要在CAD軟體上就要投資將近一百萬日圓是很困難的事吧。如果是10~30萬日圓的水 準、又有「還算可以的功能」之CAD軟體,對與真的想要認真走這一行的人來說,應該就會是第一選擇吧。不過如果想要找更便宜的版本、或是僅僅想當個「興 趣」的話,現在有免費的CAD「Autodesk 123D Design」或是只有三萬五千日幣左右的「Moi 3D」之類的有點簡便的CAD軟體了。


雖然說不是一定要免費,但是出現「個人買得起的價格」、「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使用」「含有還能接受的功能」的CAD軟體,對於3D印表機的普及或Makers層面的活性化來說,說不定是必要的條件呢。


當然,「提升製作3D資料的技巧」也非常重要,而且是無可避免的一件事。


2. 出現殺手級的應用、並且普及起來


另外一點,就是「殺手級應用與普及」。這和前述的「3D資料更加普及」也是相通的條件,因為不管是哪一點,都是可以說是「對個人用3D印表機發展很重要」的條件。


如果是在產業中的話,在設計現場的3D資料普及是和在其開發流程中加入3D印表機一樣,就算還不到急速發展的程度,3D印表機也還是一定會持續被推廣出去。然而對個人使用的情況來說,怎樣都找不出像業界一樣的必然性了。


對於用紙的印表機來說,特別是在日本,列印賀年卡就常被說是殺手級的應用。隨著數位相機的普及而讓「在自己家中做賀年卡」變得容易起來。也因此,印表機也在許多家庭中普及起來。只不過,實際上其用途常常讓人覺得是僅止於「只為了列印賀年卡」而已也是現實吧。


不過,至少紙張用印表機還具有「使用者能夠接受的CP值」、「一般的個人也能毫無問題的做出要用的資料」的事實。現在在個人用3D印表機上,也有業界人士在議論欠缺像這樣的殺手級應用。


也許還有可以靠著「販售3D資料」之手段的聲音出現。雖然的確這是一種方法,但還是必須有「夠威力的內容」。使用受歡迎的卡通角色也許可以另當別論,但也不是「什麼內容都可以」喔。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很可能突然找到「到底什麼是殺手級應用」的解答,但至少在現在的時間點上,還是「看不出有這樣的展望」。


3. 材料費需要降到「某種程度」


第三點,其實就是造型材料費用的問題了。3D印表機既然也是一種「印表機」,其商業模式也有類似紙張用印表機的傾向。換句話說,與其是「靠機器本體來賺錢」,不如「靠材料來賺錢」的商業模式也是主流(話雖如此,現在的機器本體也還是處在「好價錢」的階段)。


這裡,材料費就成為問題了。各位讀者不是也會常對紙張用印表機覺得「墨水怎麼會這麼貴啊…」?這樣的情形當然也會在3D印表機上出現。


當然,我想一定也會有「廠商端的理由」。材料的價格上應該會出現「比起機器本體,還要考慮加上材料研究的費用」這種問題。然而這裡我們只想先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考慮。如果材料價格不下降到「某種程度」的話,想要「普遍普及」是不可能的。


現 在在日本所使用的3D印表機,有很多是海外製的。日本產的機器,現狀上大概只有在企業用的KEYENCE公司之AGILISTA系列,而個人用的僅有 Hotproceed公司的Blade-1而已。也就是說,不僅是機器本體或是材料,輸入品都是目前的主流。因此「國內外價格差」就是無可避免的問題了。


我想用過「Shapeways」或「Sculpteo」等海外3D造型服務的人應該就知道,光是下單的時間不同,就可能產生很大的價差出來。


舉 例來說,我前在弄自己設計的專用愛瘋4S保護殼時,在國內(自己公司)輸出(成形)時,要花接近六千日圓左右。之後,因為做出來的保護殼壞掉了(譯註:其 實這順便在告訴大家,3D列印的東西相當不耐用。這是很多人作夢時沒想過的事),所以將同樣設計的3D模型下單給Shapeways公司製作,結果才花了 約三千日圓左右而已(約17美元+運費20美元)。只不過,這次用的是和以前不一樣的材料,我選的是最便宜的材料;但即使是使用同樣的材料,也會產生相當 大的價差。此外我下單的時間也受到相當大「日圓升值最兇」的影響。但即便如此,造成幾乎打對折的價差還是帶給我相當大的打擊。不過,每人知道日圓升值傾向 會持續到何時(譯註:翻譯此文時,已經開始狂跌了),相反地即使日圓貶值也可能會出現材料費上升的情形。只要材料費貴起來,可能就會不考慮要將3D資料列 印出來了。


說了這麼多,還是要強調成形的材料費會是今後普及的一個相當重要的條件。


至於以下列出的兩個條件,則是不可能在「2013年內」這種短期的時間帶,至少要好幾年才能期待達成的項目。


4. 有更多日本產3D印表機出現


下一個條件則是「是否有新的日本3D印表機出現」。


如 前所述,我所知到的日本製產品,就只有KEYENCE與Hotproceed兩家公司的東西而已。個人的想法是「希望日本廠商能推出“日本品質”的3D印 表機」,但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行。聽說有某家日本大廠正在檢討製造3D印表機的計畫,但目前的時間點還看不到具體的東西。


從現有的3D印表機來看,即使是已經增加了相當穩定性的機器,還是會常出現讓人覺得「怎麼還是在這裡出現故障呢?!」的情形。不論這種產品是高價或便宜的東西,在包括使用便利性到很細微的地方上,都會讓人去想像日本產品的優異處。


日 本廠商如果能推出更多這這種產品的話,首先會讓一般層面的人對這種產品有更高的認知度,也很容易讓日本使用者的意見更容易反映到印表機上。然後,雖然讓 3D印表機更接近一般人的身邊之想法,還是有點脫線…但至少「使用與製造3D印表機的人都同在日本」這件事,會更令人期待這個產業的走向會卻是發生好的變 化。


特別對於大廠來說,即使擁有了開發這種機器的技術,在正式生產前能否徹底判斷出市場規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從現在才加入3D印表機的市場的話,很明顯是已經落後在別的廠商之後了。所以在經營面上就非得注意今後的市場規模或成長的速度。


比起多功能事務機或紙張印表機這種不分產業別每一間辦公室一定都會放的機器來說,3D印表機的市場規模很明顯比較小是不能否認的。也因此,「大型企業是否會積極的投入這種產業」,是存在相當疑問的。


仔細想想,不管是 3D Systems、Stratasys、Object也好,都不是從很有規模成績的組織出發,而是從新創事業開始的。要開拓新市場,恐怕還是要專門開發新產品新公司吧。


5. 成形物的水準必須要和現有技術所製造出來的最終產品匹敵


沒錯,只要是以「真正的革命」為目標的話,這是不能忘掉的重要條件。所以最後的重點就在於「3D印表機本身的性能進步」。考慮到材料的種類或表面精細度的品質、強度、經濟性等因素,3D印表機和射出成形等現在的主流製造方法比起來,完全不是相比較的對象。


換句話說,可以期待到達「最終產品水準」輸出的列印方式、造型材料的改良,或是「材料可以自由選擇」等,其研究開發都已經進步到足夠的水準的話,3D印表機才能成為「真正的革命性工具 」。

===
http://koubokukei.blogspot.tw/2013/05/blog-post_11.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