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單簧管演奏家簡介: Eddie Daniels




單簧管名家系列介紹:Eddie Daniels/艾迪‧丹尼爾斯

1998/2發表於PTT BBS2012/9修訂

1941年出生的怪叔叔美國單簧管家艾迪˙丹尼爾斯是當今世界上少數縱橫於古典及爵士樂的單簧管家之一(除此之外,還有美國單簧管家理查˙史托茲曼 Richard Stoltzman)。他的爵士樂生涯開始於1966年擔任Thad Jones-Mel Lewis Orchestratenor sax手之時。在這之後不久他參加了在維也納舉行的國際爵士樂大賽(Friedrich Gulda所組織起來的),他又以sax演奏贏得了第一獎的榮耀,這時他還不滿二十歲。

在單簧管方面,他也是出身名門。他從13歲開始學習單簧管,而後來進入大名鼎鼎的茱利亞音樂院接受正統的古典音樂訓練,並且在此獲得碩士學位。這時新美國管弦樂團(New American Orchestra)的指揮Jack Elliot對艾迪的傑出演奏印象深刻,因此特別委託了Jorge Callandrelli寫了一首單簧管協奏曲給Eddie Daniels(而後來這位Callandrelli也常常替艾迪寫曲),這首給爵士單簧管的協奏曲於1984年在洛杉磯首演。著名的指揮家伯恩斯坦給艾迪‧丹尼爾斯的評語是:「艾迪˙丹尼爾斯以一種讓我想起魯賓斯坦的方式展現了他的超俗拔群」(Eddie Daniels combines elegance and virtuosity in a way that reminds me of Artur Rubinstein.)。

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第三十七期名人戰第三局解說翻譯




*由於第三局羽根下的太精彩,跌破三村師兄在內一堆人的眼鏡,所以雖然今天的你摳你摳解說是我們台灣囡仔張豐猷八段負責的,還是決定先翻譯一下本局的解說內容。至於你摳你摳的轉播內容,就稍稍慢一點再登好了。

總譜(1~141)

黑 羽根直樹(貼六目半) vs 白 山下敬吾九段
官網解說:三谷哲也七段

141手完 黑不計勝

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1997年音樂會欣賞心得



Lindberg獨奏會感想

1997 11 2發表於PTT BBS上,2012年重新編輯

我的感想是:
如果有一道類比題問
"If Trumpet->Andre then Trombone->?"
"?"應該要填Lindberg.

其實他在他自己的CD解說也是這樣形容他自己。(這樣講可能有些不公平,那些簡介可能是BIS公司的企劃寫的)詳細的內容我不大記得了,大致上好像是說他是長號界的帕格尼尼、他的地位相當於小號界的安德列或是長笛界的郎帕爾...

我個人覺得還是說他比較像安德列這樣的形容比較貼切。

因為他們在演奏他們的樂器的同時,同樣會讓人懷疑他們是否演奏的是他們原來的樂器。好比說我聽安德列吹莫札特的雙簧管協奏曲時,真是懷疑他的樂器是不是木頭作的。而Lindberg的巴哈也同樣讓人懷疑trombone是否能發出那種聲音。

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Autodesk開始提供雲端模擬服務




原作:IT MONOist雜誌 小林由美

Autodesk發表新服務:

僅需花費55萬日圓就可以使用價值數百萬的CAE(電腦輔助工程軟體)之雲端服務

Autodesk公司發表了可以在雲端利用CAE軟體的服務「Autodesk Simulation 360」。該公司宣稱由於採用了ISO27001標準的「Amazon Web Service(AWS)」,所以在安全上也沒有問題。一年的授權費用,最低55萬1250日緣起。

本部落格文章列表

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第三十七期名人戰第二局感想



不如預期的組合?~


名人戰第二局移去了山下的老家北海道舉行,而你摳你摳的轉播也換了從外出現過的新組合:老八段大森泰志與向井三姊妹的二姊長島梢惠二段。大森八段過去偶爾會出現在NHK的教育節目中、也出過棋書,而長島二段也常出現在各大大棋盤解說會的現場;但如果想要看俊男美女、或是幽默風趣的大師的話,今天的解說組合可能要失望了───明明上一次蘇耀國八段都在節目中大聲呼籲要找更受觀眾歡迎的組合了說,我們只能推測可能價碼談不攏或是趙大師太忙了吧。話又說回來,大森不愧是加藤正夫九段的嫡傳弟子,講起棋來還是非常簡明易懂,雖然長得不帥,也就勉強接受了。另外,雖然第一天與第二天上午是沒有解說的,但主辦單位倒是想出了留住觀眾的新花樣,就是適當的加入現地埋伏的檢討室報導、以及出個懸賞詰棋讓觀眾做,還算是不錯的花招。

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名曲介紹:韋伯 - 單簧管小協奏曲



名曲介紹:
Weber: Clarinet Concertino / 韋伯:單簧管小協奏曲

寫於1998/52012年校訂

這是我替幻響管樂團寫的節目單

堪稱浪漫樂派先趨的韋伯一生除了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劇外,也寫了許多十分優秀的器樂獨奏曲。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他為單簧管所寫的三首協奏曲及室內樂作品了。這些曲子也和莫札特、布拉姆斯的作品一樣成為單簧管最重要的基本演奏曲目。在十九世紀初期仍然是未廣為人知的新生樂器---單簧管,正是藉著這些偉大的作曲家的創作推廣下,才奠定了它成為當代最受歡迎獨奏樂器之一的地位。

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

名曲介紹:威尼斯狂歡節



名曲介紹:
Carnaval de Venise / 威尼斯狂歡節

1997/4/7發表於PTT BBS上,2012年校訂


在音樂史上有太多著名的變奏曲形式的樂曲了,而這些變奏曲主題素材的來源很廣,有些是來自民謠、有些來自歌劇中著名的旋律;有些是借用其他作曲家的創作、有些甚至是自己發展出來的主題;但最受歡迎的題材恐怕是這首「威尼斯狂歡節」了吧。採用這個主題來寫作的作家多不勝數、更有多種樂器演奏的版本。長久以來我也一直很喜歡這個旋律,因此開始收集各式各樣不同有趣的演奏版本。現在我將這些我已經找到的版本做個整理供大家做個比較參考,並且可從中了解各種樂器的特色及風格。

意料之中 :)



就在山下敬吾黯然投子的一個小時半後,第二屆紅茶杯決賽也跟著開賽。如前一篇所提,今天的決賽是由A、B兩組的冠亞軍進行交叉決賽,所以我的半決賽對手是B組的亞軍。不過B組亞軍先生今天可能被人客糾纏住,比賽開始後仍然還未趕到,只好等他到來後再比,正好也可以先偷看一下B組的冠軍(以下簡稱B冠)下棋。偷看了幾手之後,感覺他雖然非常沉穩,但似乎不像是L大人宣稱的隱藏版高手。由於A組亞軍北北仍然落子如飛,等到我對手到來,這一局已早早進入中盤。

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下圍棋治百病(無誤)




萬方矚目的名人戰...ㄟ,是第二屆紅茶杯終於在昨天隆重開幕了。素有考據癖的本人,自然沒有放過詢問主辦單位比賽相關歷史的機會,立馬問起兩位如花似玉的工作小姐這個比賽以前有辦過的問題。如花似玉A回答:「嗯,大約四、五年前我們辦過一次,然後今年是第二次...」。OK,這個答案可以幫助我們把前一篇的N改成「2」。我接著問:「那,為什麼今年會想要重新舉辦呢?」如花似玉B回答:「我們希望大家能更有一些文化氣質...」。原來如此,看來我們這些參賽的打工仔還肩負這麼大的責任呢:)

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今日對局



這感覺起來比較像是高尾大人或是三村師兄會下的標題,沒想到今天我也可以拿來用了啊,哇哈哈~~。

今天是第N屆(說真的,我不知道這個比賽過去辦了幾屆,有空的話來問一下主辦人員)「紅茶杯」圍棋賽第一天的比賽,很巧地竟然和棋王戰、名人戰同一天舉行,真是與有榮焉啊。而且比賽也是「二日制」(第一天預賽、第二天決賽),感覺更加偉大:)。

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

名曲介紹:梅湘~愛之交響曲



名曲介紹:
MessiaenLa Turangalîla-Symphonie/梅湘:愛之交響曲

說是「名曲介紹」,其實我自己在最近有個便宜買CD的機會下買到了Simon Rattle指揮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指揮這首曲子的版本前,從來沒聽過這首曲子。不過稍微調查一下,就會發覺這首曲子的確是梅湘的作品中最常被演奏的曲子之一,稱之為「名曲」並不為過。而且實際聽過以後,覺得真的是一首相當有趣的作品,無怪乎這麼常被演出(我原本想寫「受歡迎」的,不過也許會有人一看到「梅湘」,就會覺得那一定是「很難理解的奇怪現代音樂」,所以考慮到習慣只聽現代/當代音樂以前的古典音樂作品的人,我就稍微保留一下用詞囉)。


最近買到的EMI於2005年重新發行的梅湘作品集雙CD,其中的愛之交響曲就是Rattle指揮的。這是1986年的錄音,也就是使用梅湘改訂前的版本。

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電影「大敵當前」感想





「大敵當前(Enemy at the Gates)」二三事

昨天第四台剛好在播「大敵當前」這部約十一、二年前我只看過預告片的電影,看到這部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慘烈死鬥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因為能看到一些軍事迷最感興趣的武器外,考據癖的症頭難免就跟著一起發作。

雖然說電影中出現的Ju87He111等轟炸機、以及驚鴻一瞥的88砲都做得相當逼真(顯然比另一部戰爭大拜拜爛片「珍珠港」要好很多),描述俄國部隊裡面殺起人來不比敵人留情的「政戰」單位也相當令人嘆息那個恐怖的時代,但影片中偶爾出現的戰車畫面就是讓我看的怪怪的,忍不住就想拜一下「危機大神」看看,有沒有甚麼幕後消息來治療一下我的考據症。

調查以後,雖然沒能查到我想看的戰車說明,不過倒也看到了不少有意思的資料,因此就想要現學現賣,把這些資料整理出來。以下就簡單用條列的方式列出這些小花絮:

1.      男一瓦西里(Vassili Zaitsev)、男二政委丹尼洛夫(Commissar Danilov)、女一譚雅(Tania Chernova)全部都是實際存在的歷史人物,大反派康尼上校(Major Erwin König)這個人的真實性存疑(至少在德國這邊的資料找不到這個人)。在瓦西里自己的回憶中說到他的確有殺過一個德國狙擊手訓練學校的大頭,但這個人是否就叫康尼則無法證明。

2.      人物雖然真實,但這場俄國第一狙擊高手與德國第一狙擊高手的對局在現實中應該不存在,而是電影中虛構的故事。另外現實中真正的瓦西里戰績,也的確有可能如同片中描寫的一樣,為了提高士氣而有很多是過份誇大的敘述。

3.      瓦西里這個人,本來也不是如同片中描述的獵人小孩,他是念建築專門學校的,畢業之後於1936年加入俄國海軍,又在軍事經濟學校畢業。二戰爆發時,他在俄國太平洋艦隊擔任會計班長。

4.      劇中的史達林格勒戰鬥場景,其實是在柏林郊外拍攝的。而俄軍片頭橫渡窩瓦河的場景則是在德國的科特布斯(Cottbus)拍的。

5.      這部讓我看的狗血沸騰的片子,在俄國與德國的評價都很差(我想,所有演員都是說英語這件事就被扣了不少分吧?),在美國也是毀譽參半。在俄國首映之後,甚至有參與過史達林格勒之役的俄國老兵出來抗議,希望禁播這部片子。(這完全可以想像,有誰會能對拍攝自己同胞互相殘殺的片子默不吭聲?)

6.      德俄作家Wladimir Kaminer,也在本片中充當臨時演員,飾演俄國士兵。

7.      影片一開始,主角連槍都拿不到就被推往史達林格勒的戰場中。不過在現實中,瓦西里在1942年9月就被分配到狙擊小隊中(理論上會有槍),從一開始就參加史達林格勒攻防戰。

8.      而主角所搭乘開往史達林格勒前線的裝甲火車,上面裝的是T34-85型戰車的砲塔,不過事實上當時T34-85戰車還沒開發出來(當時的T34還是使用76.2mm砲管的初期型)。其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俄國的裝甲列車都沒有裝上85mm砲的砲塔。我想這應該是現在T34-85比較容易找到(在中東或非洲等地區聽說還有T34戰車在服役著),導演才會這樣將就吧。另外,雖然沒有看得很仔細,但我覺得影片中出現的戰車既不向德國戰車,也不像俄國戰車,比較像是戰後生產的美國戰車。這個可能要得看到重播或買到DVD後,才能再確認了。

9.      片中有出現演奏俄國國歌的場面,但這首俄國國歌是1944年才開始使用的,在史達林格勒之戰的1942~1943年之間,俄國國歌是共產黨經典歌曲「國際歌」,所以明顯是放錯了。另外,影片中使用的歌詞,還是1977年再修訂過的版本。(其實我知道的俄國國歌也是這首1944年後使用的版本,所以看片之時不覺得奇怪,沒想到....)

10.  現實中的譚雅也真的和瓦西里很親密,但他們是否真的是戀人,則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11.  在片中最後的高潮裡,政委丹尼洛夫雖然被擊中頭部身亡,但在現實的蘇聯紀錄中,他其實只有被擊傷肩膀而被救活。

12.  此片的配樂是由著名的電影配樂家James Horner所寫,但聽起來很容易聯想到John Williams寫的「辛德勒名單」。(個人感覺)

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

名曲介紹: 阿魯圖尼亞-小號協奏曲



名曲介紹:
AroutounianTrumpet Concerto/阿魯圖尼亞:小號協奏曲

1998/3/5發表於PTT BBS上,2012年校訂

亞美尼亞系的作曲家阿魯圖尼亞(Alexandre Aroutounian)為小號創作了兩首作品,一首是給小號及管絃樂伴奏的變奏曲,另外一首就是這首小號協奏曲,都帶有強烈的亞美尼亞民族風味。當然後者的名聲十分響亮,簡直是當今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小號協奏曲。但其創作背景之後有個小小的悲劇故事:

2012年9月14日 星期五

名曲介紹: 米堯-丑角



名曲介紹:

MilhaudScaramouche/米堯:丑角

1997/4/4發表於PTT BBS上,2012年校訂

先來介紹此曲的來龍去脈:1937年米堯先生臨危受命為當年在巴黎的世界博覽會寫演出音樂,由於時間匆促,只好從他過去寫的劇樂中節選一些片段,改寫為一首三段的雙鋼琴組曲。其中的第一段及第三段取材自他的劇樂「Le Medecin Volant」,而第二段是來自他前一年作的喜歌劇序曲「Bolivar」的主題。雖然此三曲各有所源,但由於都充滿了爵士素材,使得整個組曲仍具有統一的風格,彷彿是一氣呵成之作。 全曲標題「Scaramouche」是意大利文「丑角」的意思,讓人聽起來就先有了快樂滑稽的期待。第一曲標題是Vif,顧名思義這是個活潑熱情的快板,帶有強烈的爵士色彩。第二段Modere(中板)是個悠閒的藍調樂曲。最後一曲Brazileria則是帶有巴西森巴舞曲節奏(3+3+2)的快速樂曲。

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

管樂名曲介紹: 馬水龍-晨曦



馬水龍:晨曦

1998/3/14發表於PTT BBS上,2012年校訂,2024年再度訂正

這是1990年幼獅管樂團的五月音樂會的曲目之一。是藝術學院院長(好像下臺了?不太確定),我最喜歡的中國作曲家馬水龍先生作的曲。(如果硬是要攀關係的話,我算是他兒子的高中同學呢:P)

這首曲子是他1979年受幼獅管樂團委託所作,首演就是這場音樂會中發表。我覺得是非常傑出的曲子,當時就印象非常深刻。但不知啥緣故,首演之後,這首曲子也不見再有人演過。我覺得非常可惜,再度拿出來炒作一下。

2012年9月12日 星期三

管樂名曲介紹: Zdechlik - Celebrations



名曲介紹:
Zdechlik: Celebrations/茲德克利克:祝賀

1997/1/19發表於PTT BBS上,2012年校訂

解說:秋山紀夫 編譯:Tony

    作曲者Zdechlik是道道地地的美國作曲家、演奏家、指揮家與音樂指導家。1937年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Minneapolis市,在高中時對於作曲開始產生興趣,並開始嘗試自己編曲。除此之外,他也在這個時期開始學習小號與鋼琴並加入了學校中的爵士樂團。1957年進入明尼蘇達大學開始了他正式的音樂教育。1960年畢業後繼續理論作曲的碩士進修,這期間中並在Frank Bencriscutto博士門下擔任明尼蘇達大學的管樂團的助理指揮。1964年獲得碩士學位後,跟隨Paul Fetler博士攻讀理論作曲博士。1970年獲得博士學位。自此之後開始受邀於各高中及大學樂團委託創作樂曲。

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管樂名曲介紹: 莫爾賽組曲



名曲介紹:
HOLST: A MOORSIDE SUITE/霍爾斯特:莫爾賽組曲

1996/1/23發表於PTT BBS上,2012年校訂

如果有人談起管樂合奏的經典曲目,則最先會被人想到的就是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先生所寫的「管樂第一組曲(FIRST SUITE FOR MILITARY BAND)」 及「管樂第二組曲(SECOND SUITE FOR MILITARY BAND)」(想當年正是因為這首「SECOND SUITE FOR MILITARY BAND」,使我一頭栽進音樂的國度之中,再也無法自拔)。事實上這位以「行星組曲」著名於世的音樂家對於管樂曲的寫作與推廣一向十分有興趣,他的「莫爾賽組曲」就是其中的代表。不過這首在英國同樣被並列於經典的傑作,由於在國內不常被演出,遂不廣為人知。現下本人本著「雅樂共賞之」的宗旨,乃為專文介紹,願與讀者諸君共享。

2012年9月10日 星期一

[臨時插播]宮崎葵專訪




電影「天地明察」女主角宮崎葵專訪


採訪/撰文:前田薰(前田かおり,暫譯)

[前言]

將冲方丁的暢銷小說搬上螢幕的電影「天地明察」,是描繪在江戶時代中挑戰編訂日本獨自曆法的實際人物安井算哲的半生故事。由拍攝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送行者」的瀧田洋二郎導演來執導,而受到原作迷及電影迷的注目。在這樣充滿話題的作品中,飾演岡田准一所扮演的主角算哲之妻阿緣(えん,暫譯)的宮崎葵小姐,要來談一談作為支持丈夫不放棄夢想的女性之魅力與瀧田導演及現場工作人員的趣事。

2012年9月2日 星期日

第三十七期名人戰第一局感想




智運會凱旋解說與張栩網路轉播初登場~


名人戰第一局的你摳你摳轉播,負責解說的是上次在林漢傑本因坊戰解說擔任特別來賓這次終於「扶正」、張栩的好友蘇耀國八段,而主持與助講,則是剛出國比賽回來的大澤摩耶業餘六段。這兩人首次合作,又都屬於很愛聊天的活潑開朗個性(蘇八段說他不講話會死...),以前院生時代也曾當過同學(同年,生日也接近),所以聽他們聊天自然會產生不少好玩的話題。